主要服务项目
如何申请专利

技术交底书模板-电感可调装置

(一)技术交底书的要求:
□应清楚、完整地写明发明或实用新型的内容;
□使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根据此内容实施发明创造;
□使上述人员相信本发明确实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能解决的问题。
(二)技术交底书的具体样本如下:
 1)发明创造的名称:

电感可调装置

 2)所属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感,尤其是一种电感可调装置。
 3)背景技术
      3.1)详细介绍技术背景,并描述申请人所知的与发明方案最接近的已有技术(应详细介绍,以不需再去看文献即可领会该技术内容为准,如果现有技术出自专利、期刊、书籍,则提供出处);
      3.2)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进行客观的评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是针对于本发明的优点来说的;如果找不出对比技术方案及其缺点,可用反推法,根据本发明的优点来找对应的缺点;本发明不能解决的缺点,不需提供;缺点可以是成本高、处理时间慢等类似问题)。
背景技术:
      电感是一种很常用的电子元器件。通常情况下电感的电感量是不变的。在有些使用场合,需要改变电感的电感量。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电感在阴极射线管(CRT)电视机上的应用。在超薄显像管电视中,显像管的厚度非常薄,相应地,显像管工作时电子束的偏转角就增大,例如,可能从原来的90º增加到120º,再加上偏转线圈的灵敏度增加、行高压包的初感量和行部分其他器件误差的离散性,会导致电子轰击荧光粉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变差,最终以非线性的形式,即电视机行幅左、中、右的不对等表现出来。解决非线性的一种常规技术手段就是改变串在行偏转上的行线性电感的电感量。在生产实践中解决非线性问题常用的改变行线性电感的电感量的方法为:1、根据需要将行线性电感更换为电感量更大或更小的行线性电感;2、将行线性电感更换为螺纹式可调电感,根据需要调整电感量。
      采用上述方法1,可以根据在线测试的结果更换电感量适当的行线性电感来进行非线性的校正,效果良好。但是这样会耗费较多的生产工时,降低生产效率,对批量生产的直通率不利;这样就需要准备多种电感量的行线性电感备用;同时,每台电视机中采用的可能是电感量各不相同的行线性电感,会给后续工序和售后服务造成不便。
      采用上述方法2,能方便地在线调节电感量进行非线性的校正,但螺纹式可调电感的价格是被更换的普通行线性电感价格的两倍,这会造成正极成本升高。
      在CRT电视机之外的其它使用场合,需要改变电感的电感量时通常也是采用上述两种方法,同样存在影响生产效率和制造成本的不利因素。  
 4)发明内容:
      4.1)正面描述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对应现有技术的所有缺点;本发明解决不了的,不需提供);
      4.2)清楚完整的叙述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应结合工艺流程图、原理框图、电路图、仿真图、布局图、设备结构图进行说明(越详细越好,可与第6部分合写;发明中每一功能的实现都要有相应的技术实现方案,不能只有原理,也不能只做功能介绍;需要详细提供与现有技术的区别技术和关联技术;每个附图都应有对应的文字描述,以他人不看附图即可明白技术方案为准;所有英文缩写都应中文注释):
      对于机械产品的发明创造应详细说明每一个结构零部件的形状、构造、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空间位置关系、工作原理等;
      对于电器产品应描述电器元件的组成、连接关系;
      对于无固定形状和结构的产品,如粉状或流体产品、化学品、药品,应描述其组分及其含量、制造工艺条件和工艺流程等;
      对于方法发明,应描述操作步骤、工艺参数等;
      4.3)简单点明本发明的关键点和欲保护点(逐项列出1、2、3、、、),并简单介绍与最好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何优点(一两个自然段即可;结合技术方案来描述,做到有理有据,即用推理或因果关系的方式推理说明;可以对应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或发明目的来描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根据需要对电感量进行低成本、易操作的调整的电感可调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感可调装置,包括可发生互感作用的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第一电感的第一引脚可根据需要与第二电感的第三引脚或第四引脚电连接;电感可调装置的第一接线端可根据需要与第二电感的第三引脚或第四引脚电连接,电感可调装置的第二接线端与第一电感的第二引脚电连接。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各自的电感量根据实际需要选定。
      电感之间在有效的空间距离范围之内会发生互感作用,本发明电感可调装置利用这种互感作用,在可以产生互感作用的电感的引脚之间简单易行地采取不同的连接方式,使本发明电感可调装置能够方便地调整出不同的电感量。电感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确定原则是:只要能够确定电感之间的耦合系数及电感可调装置的电感量即可。调整电感量时只需简单地将相应的电感引脚以及电感可调装置的接线端连接或断开即可。例如,可以使第一电感的第一引脚与第二电感的第三引脚和第四引脚电连接、电感可调装置的第一接线端与第二电感的第三引脚和第四引脚电连接;也可以使第一电感的第一引脚与第二电感的第三引脚电连接、与第四引脚断开,使电感可调装置的第一接线端与第二电感的第三引脚断开、与第四引脚电连接;还可以使第一电感的第一引脚与第二电感的第三引脚断开、与第四引脚电连接,使电感可调装置的第一接线端与第二电感的第三引脚电连接、与第四引脚断开。这几种连接方式所对应的电感量都是不同的。这里所说的连接和断开通过连接导线和剪断导线就可以非常方便地实现。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电感可调装置的一种实现方式为:第一电感的第一引脚与第二电感的第三引脚、第四引脚电连接;电感可调装置的第一接线端与第二电感的第三引脚、第四引脚电连接。使用过程中,可根据需要将第一电感的第一引脚与第二电感的第三引脚之间断开、将电感可调装置的第一接线端与第二电感第四引脚断开;或者将第一电感的第一引脚与第二电感第四引脚之间断开、将电感可调装置的第一接线端与第二电感的第三引脚断开。
      本发明电感可调装置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为:第一电感的第一引脚与第二电感的第三引脚、第四引脚处于断开状态;电感可调装置的第一接线端与第二电感的第三引脚、第四引脚处于断开状态。使用过程中,可根据需要将第一电感的第一引脚与第二电感的第三引脚之间电连接、将电感可调装置的第一接线端与第二电感第四引脚电连接,或者将第一电感的第一引脚与第二电感第四引脚之间电连接、将电感可调装置的第一接线端与第二电感的第三引脚电连接。
      本发明电感可调装置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为:第一电感的第一引脚通过第一开关与第二电感的第三引脚连接、通过第二开关与第二电感的第四引脚连接;电感可调装置的第一接线端通过第三开关与第二电感的第三引脚连接、通过第四开关与第二电感的第四引脚连接。使用过程中,可根据需要将第一开关断开、第四开关断开;或者将第二开关断开、第三开关断开
      作为本发明电感可调装置的改进,可以使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同心。处于有效的空间距离范围之内的电感之间都会发生明显的互感作用,使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同心是为了便于确定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之间的互感系数以确定调整后的电感量的值,同时也有利于电感可调装置的小型化结构设计。
      作为本发明电感可调装置进一步的改进,可以使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卷绕在同一个磁芯上。
      本发明电感可调装置适用于解决CRT电视机的非线性问题,同样适用于其它需要改变电感的电感量的情况。
本发明电感可调装置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可发生互感作用的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可以根据需要简单地改变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之间的连接关系,实现电感量的调整。本发明电感可调装置结构简单,电感和导线都很便宜,几乎不增加制造成本,需要调整电感量时只需使相应的连接端保持连接或断开就可以实现,非常方便,不影响生产效率。
 5)附图:实用新型专利必须提供附图,附图中构成件可以有标记,尺寸和参数不必标注。
附图说明: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感可调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底座5的仰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电感可调装置的等效电路图;
      图4是图1所示电感可调装置的第一种调整方式对应的等效电路图;
      图5是图1所示电感可调装置的第二种调整方式对应的等效电路图;
      图6是本发明电感可调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三的等效电路图。
6)优选具体实施方式(可与第4部分合写;尽量写明所有同样能完成发明目的的替代方案,所述替代可以是部分结构、器件、方法步骤的替代,也可以是完整的技术方案):
      对于产品发明应描述产品构成、电路构成或者化学成分、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工作过程或操作步骤;对于方法发明应写明步骤、参数、工艺条件等,可提供多个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
      图1、图2、图3、图4和图5示出了本发明电感可调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为了清楚示意第一电感1和第二电感2的连接关系,图3将图1中的第一电感1和第二电感2进行了变形展开。
      结合图1和图3,该电感可调装置包括第一电感1、第二电感2、磁芯3、绝缘的底座5、第一接线端10和第二接线端20。为了清楚地示意第一电感1和第二电感2的位置关系,图1中未示出该电感可调装置的第一接线端10和第二接线端(20)。该电感可调装置的第一电感1和第二电感2同心卷绕在磁芯3上,第一电感1的第一引脚11、第二引脚12和第二电感2的第三引脚23、第四引脚24分别从均匀分布在底座5上的四个通孔(四个通孔参见图2)穿出(本具体实施方式电感可调装置中,为了结构紧凑和接线方便,第一电感1的第一引脚11、第二引脚12和第二电感2的第三引脚23、第四引脚24都位于电感可调装置的一端――在图1中为该电感可调装置的下端。实施本发明电感可调装置时,第一电感1的第一引脚11、第二引脚12和第二电感2的第三引脚23、第四引脚24也可以分布于电感可调装置的两端);第一接线端10通过导线63、64与第二电感2的第三引脚23和第四引脚24电连接,第二接线端20与第一电感1的第二引脚12电连接(实施本发明时也可以将第一电感1的第一引脚11和第二接线端20合二为一),第一电感1的第一引脚11通过导线61、62与第二电感2的第三引脚23和第四引脚24电连接。
      这种情况下,导线61、62、63、64使第二电感2两端短路。当电流从该电感可调装置的第二接线端20引入时,导线电流经第一电感1的第二引脚12流向第一引脚11,再经导线61、62流向第二电感2的第三引脚23和第四引脚24,第二电感2的第三引脚23和第四引脚24经导线63、64流向第一接线端10。
      此时,该电感可调装置的电感量L=L1-M,其中,L1为第一电感1的电感量,L2为第二电感2的电感量,M为第一电感1和第二电感2的互感系数,M=k,0≤k≤1, k 为耦合系数, k值大小视第一电感1和第二电感2二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即第一电感1和第二电感2二者耦合的程度)而定。试验表明,这种情况下该电感可调装置接入电路后的发热量比单个第一电感1或第二电感2接入电路后的发热量小。
      当需要调整电感量时,可以剪断导线61、64,或者也可以剪断导线62、63,非常简单、方便。
      剪断导线61、64的情形(第一种调整方式):结合图3和图4,电流从该电感可调装置的第二接线端20引入时,电流经第一电感1的第二引脚12流向第一引脚11,再经第一接点81、导线62、第二接点82流向第二电感2的第四引脚24,再经第二电感2的第三引脚23、第三接点83和导线63流向第一接线端10。这种情形下,第一电感1和第二电感2产生的磁场方向相同,此时该电感可调装置的电感量L=L1+L2+2M。
剪断导线62、63的情形(第二种调整方式):结合图3和图5,电流从该电感可调装置的第二接线端20引入时,电流经第一电感1的第二引脚12流向第一引脚11,再经第一接点81、导线61、第三接点83流向第二电感2的第三引脚23,再经第二电感2的第四引脚24、第二接点82和导线64流向第一接线端10。这种情形下,第一电感1和第二电感2产生的磁场方向相反,此时该电感可调装置的电感量L=L1+L2-2M.
      实施本发明电感可调装置时,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第一电感1和第二电感2的电感量L1、L2,以及二者的位置关系(以确定耦合系数k),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感1和第二电感2是同心卷绕在磁芯3上的。

      具体实施方式二
      将具体实施方式一电感可调装置的导线61、62、63、64去掉即得到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电感可调装置。
      参考图3,使用时,根据需要用导线在第二电感2的第三引脚23、第四引脚24与第一接线端10、第一电感1的第一引脚11之间建立相应的必要连接即可。
      当第一电感1和第二电感2选取不同的电感量时,这种电感可调装置可以调整选用出5个电感量值:参考图3,1、连接第一接线端10和第一接点81,此时电感可调装置的电感量L=L1;2、连接第一接线端10和第二接点82、第二接线端20和第三接点83,或者连接第一接线端10和第三接点83、第二接线端20和第二接点82,此时电感可调装置的电感量L=L2;3、连接成图3所示的电感可调装置,此时电感可调装置的电感量L=L1-M;4、连接第一接点81和第二接点82、第一接线端10和第三接点83,此时电感可调装置的电感量L=L1+L2+2M;5、连接第一接点81和第三接点83、第一接线端10和第二接点82,此时电感可调装置的电感量L=L1+L2-2M。

      具体实施方式三
      所述电感可调装置的等效电路结构如图6所示。对比图3和图6,将具体实施方式一中的电感可调装置的导线61、62、63、64换成开关K1、K2 、K3、K4即得到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电感可调装置。使用时,根据需要使开关K1、K2 、K3、K4保持相应的开/闭状态即可。该电感可调装置调整电感量的方式与与具体实施方式二中的调整方式相同。


专利说明书附图 



专利说明书附图
图1

专利说明书附图
图2
专利说明书附图
图3
专利说明书附图
图4

专利说明书附图
图5

专利说明书附图
图6